九月的陽光透過玻璃幕墻,在辦公樓宇的宣傳屏上洇開一片溫潤的紅。那抹躍動的赤色下方,“四川水發建設有限公司”十個字正被陽光鍍上金邊——像一株破土而出的新竹,又似一脈奔涌的江流,在2025年9月26日15時的歷史刻度里,悄然踏進了全國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第一方陣。
“回望來時路,我們這樣走過……”
翻開公司六十二載工程日志,泛黃的紙頁間氤氳著江河奔涌的水汽。從投身于升鐘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,以青春熱血澆筑西南水利豐碑;到勇擔綿陽武都引水一期工程重任,架起跨區域引調水的民生動脈;再到“十四五”時期參建“五橫六縱”骨干工程的亭子口灌區一期,我們的足跡始終與江河的脈絡同頻,鐫刻在西南山區搶險工程中緊急疏浚河道的激流回響里,一直延伸到海外首秀老撾色薩拉龍灌溉工程大壩的創新實踐中。從四川深山的隧洞燈火到非洲坦桑的草原象蹤,從嚴寒刺日的青藏雪域到南美雨林的厄瓜多爾工地,六十二年來覆蓋四川、重慶、云南、貴州、青海、甘肅、陜西、江西、西藏、新疆、厄瓜多爾、緬甸、老撾、蘇丹、尼泊爾、埃塞俄比亞、坦桑尼亞。那些在深山隧洞里熬紅的雙眼,在應急搶險中泡白的雙手,在技術攻堅時反復驗算的圖紙,早已將“建好一項工程,贏得一方信譽,樹立一座豐碑,發展一地經濟”的承諾刻進企業的基因。正是這些沉淀,讓我們在“十四五”末夯實了邁向全國水利水電建筑企業一流行列的堅實底氣。
當我們站在“十五五”規劃的門檻眺望,水利水電行業的賽道已悄然改變。一方面,“六橫六縱”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加速布局,智慧水利、綠色建造成為新剛需;另一方面,市場競爭從“拼規模”轉向“拼質量”,新質生產力正重塑行業格局。我們深刻認識到,企業的健康、長足發展必須緊跟國家戰略導向,主動融入四川省委“四化同步、城鄉融合、五區共興”的戰略部署,必須積極踐行水利廳“三個服務”工作理念、“四個并施”工作路徑,立足“一主四片”水生產力布局,在水發集團“水潤民生,發展當先”的號角下找準自己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坐標。因此,對我們而言,資質升級絕非簡單的等級躍升,而是戰略轉型的關鍵一躍:它意味著我們能以更高資質參與國家重大水利項目投標,能在水利領域與頭部企業同臺競技,更能以“新質生產力”為錨點,推動傳統施工邁向“投資+建設+運維”戰略轉型的步伐更加堅實。
“全力以赴,打好這場攻堅戰!”
申報的過程,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,更是一次團隊的淬煉。我們深知,升特申報標準嚴苛如峰、審核門檻高聳——全國水利水電特級資質企業中,央企占比約80%,每一份申報材料都需經得起最嚴苛的審視。過程中,資料組的同事貓在檔案室里翻找多年前的竣工圖紙、工程驗收報告、施工日志等,指尖拂過泛黃的紙頁,只為核對某項參數的原始記錄;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、工程師們帶著年輕人復盤經典項目的全過程控制要點,尋找缺陷與不足,在經驗傳承中碰撞新思路——新舊力量的疊加并非總是順暢,有時是經驗的堅守與創新的突破相互拉扯,有時是對細節標準的不同理解產生分歧,但正是這些碰撞,讓專業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新生,讓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成為團隊凝聚的契機。
“每一個我的努力都不能少”
“自公司去年啟動升特工作以來,非常感謝各位同仁給予升特辦的工作支持與幫助,自此公司升特辦自動撤銷——2025年9月26日”,公司升特辦主任在工作群向大家致以感謝。
在本職工作與專項任務的雙重壓力下,我們既要回溯過往梳理每一份歷史資料,又要立足當下確保各環節環環相扣,各部門緊密聯絡如齒輪咬合,信息化平臺則成為串聯數據的高速路。最動人的是資料裝訂那天,大家圍坐在大會議桌前,像繡花一樣整理每一份文件,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被質疑的細節。這些細碎的瞬間,匯聚成一股溫暖而堅韌的力量——我們知道,這不僅是一份資質的申請,更是全體水利鐵軍對專業的致敬、對未來的承諾。
至此,我們成功躋身全國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第一方陣,成為獲此資質的全國第39家企業之一。面對未來,它像一顆剛好破殼的種子胚芽提醒我們:升級不是終點,而是新的起跑線。未來的江河之上,我們將以更硬核的資質為舟,以新質生產力為帆,在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的治水方針下,堅守“內斂堅韌,勇毅篤行”企業精神,以“科學規范、集約高效”的精益管理和“遵約守信、融合發展”的經營理念,著力構建企業“投建營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,用心做好“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、科技創新的驅動者、四川現代水網的建設者”,繼續書寫屬于新時代的水利答卷。
根系深時,自有參天之力。跨越山海后,也許會有疲憊,但我們依然會永遠保持出發時的初心和熱忱。